社会网络分析论坛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oru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期刊投稿论文自测,和杂志社一致
论文中期gocheck自助检测
万方论文自助检测, 适合前期修改
知网论文检测, 结果跟学校一样
人群与网络2014视频免费下载
citespace使用流程图
【视频】方法论的关系主义群
edx人群与网络2014课件打包
林南的思想
社会网络分析入门书目
社会网络分析能回答哪些社会学问题
案例:通过微信找到犯罪团伙
边燕杰《社会网络研究专题》 大纲
社会网络分析参考资料
【Gephi 中文教程-练习数据】
【林南社会网络讲座录音】
【视频】gephi入门教程
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
社会网络分析及健康传播(18集)
!!!本站金币获取方式!!!
郑路:社会网络20讲
【视频】方法论的关系主义
pajek视频教程 35课
Gephi 0.9.2快速入门视频教程
楼主: snachin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资本理论林南的思想

[复制链接]

683

主题

924

帖子

99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金币
9977499
贡献
448
威望
448
积分
99800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8:14: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林南对社会资本研究的新进展
美国著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从理性选择行为出发,在个体行动和社会结构的互动基础上,把社会资本界定为个体为了从嵌入性资源获取回报而在社会网络中进行的投资,揭示了社会资本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上的展开形式、矛盾运动和变化机制,提出了丰富的理论假设与理论命题,开拓了广阔的理论视野,不仅吸收了阶级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等资本理论的成果,而且克服了关系论、功能论和集体论等方法论的局限,使社会资本研究进入了新的理论境界,对于在中国开展社会资本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林南(LinNan)在社会资本研究中独树一帜,他从个体理性选择行为出发,在行动与结构的互动关系中,建立了强调差异、变化和建构,把社会资本放到微观、中观和宏观社会结构中进行系统论述的具有鲜明特点的社会资本理论。
1、社会学和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任务
林南在其著作《社会资本》一书序言的第一段开宗明义:“我认为社会学是研究行动者如何对社会关系进行选择的学科。社会学的中心任务既要分析行动又要分析结构:在结构提供的机会和约束下的选择行为。选择是在这些机会与约束内做出的,与结构提供的机会与约束进行互动的选择也可以改变或创造这些机会与约束。这些过程必然会在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之间各有侧重。社会学家的工作正是把握和展示这些动态。”这显示出林南突破二元对立的无畏勇气。
林南在其著作《社会资本》中把握并展示了“这些动态”。林南独树一帜的研究从行动者(无论个体或集体)理性选择出发,在行动与结构的互动、微观与宏观的连接、个体与整体的同构中,建立了强调差别、选择和建构,突出实践、社会网络和制度场域的具有鲜明观点的社会资本理论。
林南总结了社会资本理论不同的视角之下所存在的共性:社会资本由嵌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的资源组成,当行动者希望提高目的性行动成功的可能性时,他们可以动员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
据此,林南在《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第三章提出社会资本定义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任务:“社会资本理论应该完成3 个任务:第一,应该解释资源如何呈现出价值, 以及有价值资源在社会中如何分配——资源的结构性嵌入;第二,应该显示,个体行动者如何通过互动和社会网络, 对这些结构的嵌入性资源——机会结构——的获取变得有差异; 第三,应该解释,为了有所获,如何将这些社会资源动员起来——激活的过程。”
可以看出,林南提出的任务可以归结为三点:资源、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
资源是林南社会资本概念的核心。在林南的社会资本概念中,资源概念的外延十分丰富。就资源的归属而言,既包括个人的资源也包括集体的资源;就资源的存在形态而言,既包括土地、房屋、牲畜、汽车和货币等物资财产,也包括教育、会员、声望、荣誉、信任和组织头衔等象征性资源。而这些资源分别在马克思、布迪厄、科尔曼和普特南等人的资本理论中已经被作为资本的内容而论述了。可见,林南关于社会资本中含有资源的概念界定,是对其他资本理论中资源概念的兼容并蓄。
社会结构是林南研究社会资本的基础之一。林南认为社会结构包含4 个基本要素: 地位(positions) 、(注18)权威(authority) 、规则rules) 和代理人(agents) 。(注19)地位表现了个体行动者对资源的占有,或者说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中的资源通过个体聚结成的网结;权威体现了地位之间的关系,是控制与取得资源的权力;规则制约和引导在一定地位上的行动者或代理人如何取得有价值资源,它可以起到维持行动者在一定的秩序中获取有价值资源的作用;代理人是占据着那些蕴含着资源的地位的人。
个体行动是林南研究社会资本的另一个基础。重视个体行动与林南把社会资本界定为取得回报的投资活动直接相关,因为既然社会资本是投资活动,那么就一定要论及活动者。如前所述,最真实的活动者是个体,只有从个体及其活动出发,才能把握社会资本作为投资活动的实质。另外,个体及其行动也可以作为社会资本的资源。一方面,个体都是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占有一定社会资源的行动者,社会资源通过个体的占有而形成各种资源的网结,只有通过个体才能抓住这些资源的网结;另一方面,嵌入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只有通过动员才能成为现实的社会资本,而能够动员社会资源的只有那些为了得到回报而积极努力的行动者。
总之,通过对资源、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的论述,林南建立了研究社会资本问题的三个基点。这三个基点的关系是,资源是投资活动的对象,社会结构是投资活动的场所,而个体及其行动则是投资者及其活动。于是,社会资本不仅仅是关系和集体,也不仅仅是在关系和集体中蕴含的功能,而且还是面对资源争取回报的投资行动,是运动变化的投资过程。把社会资本解释为动态变化的投资过程,不仅是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的一个特点,而且也是林南对社会资本进行研究的一种推进。这种推进的意义在于,社会资本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客观对象,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
2、理性选择问题
从微观层面出发,林南首先讨论了理性选择问题。在林南看来,理性选择的实质是行动者如何以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收获,换句话说,理性选择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失去最小,获得最大。这两个原则不仅与社会资源直接联系,而且也是社会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因为当每个社会成员都按这样的原则支配自己的行为时,有限的资源就面临着激烈的争夺,建立一定的社会秩序就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任务。当社会秩序形成后,社会生活也就实现了结构化。
可见,社会结构的根据内在于人们的理性选择行为之中,或者说社会结构同人们为了追逐利益的选择行为紧密联系。同人们的理性选择行为或目的行为相比,社会结构似乎不具备主动性,但是社会结构一旦形成后,对理性选择行为又具有不可摆脱的制约性。林南不仅看到了理性选择行为在社会结构面前的主动性,也看到了理性选择行为在社会结构面前的被动性,或者说是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构造性。因此,林南从行动对结构的作用和结构对行动的制约两个方面开展论述,这一点同吉登斯(AnthonyGiddens) 论述社会结构的双向建构有共同之处。
在个体的选择行动与社会结构的互动关系中,林南还认为有必要揭示存在于其中的一系列中间层面的因素,否则将难以清楚地说明个体行动向社会结构的转化与社会结构对个体行动的制约。关于中间层面的因素,林南重点论述了组织、制度和社会网络及其相互关系。组织与制度问题也是当代西方社会学的热点,林南把自己的研究同这些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不仅同这些学术热点开展了对话,而且还从社会资本研究的角度提出了新见解。      
3、关系论、集体论与行动论
(1)关系论
尽管对社会资本问题的研究一开始就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例如把社会资本看做是嵌入社会关系之中的资源,社会资本是取得回报的投资等等,但是,也正是在这些共识中包含着走向分歧的内在根据。在对社会资本的共识中,已经展开了一些重要的矛盾关系:关系与资源、集体与个体、结构与行动等等矛盾。是从关系、集体和结构出发来认识社会资本,还是从资源、个体和行动出发来认识社会资本? 或者是从这些矛盾关系的互动统一中来认识社会资本? 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成为社会资本研究深入展开的前提。
科尔曼从关系出发开展社会资本研究,他对社会资本作了这样的解释:“社会资本的形成,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有利于行动的方式而改变。物质资本是有形的,可见的物质是其存在形式;人力资本肉眼看不见,它存在于个人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中;社会资本基本上是无形的,它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可见,科尔曼是根据同物质资本(马克思的阶级资本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区别来界定社会资本的。应当说,科尔曼的界定有其合理性,因为要把握一个事物的本质特征,就应当在同类事物的联系中来揭示它的本质属性,所以科尔曼的做法是合乎逻辑的。
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的认识还表现为一种功能主义的理解,他指出:“社会资本的定义由其功能而来……其共同特征有两个: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所组成;它们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和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是否拥有社会资本,决定了人们是否可以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科尔曼以一些实例来论证只有在某种社会关系中获得了某种支持、利益和作用,社会资本对于行动者来说才真正地发生了。
(2)集体论
普特南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可以看做是科尔曼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的进一步展开。在其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独自打保龄球》中,普特南论述了社会资本的本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普特南以实证研究为根据,说明20 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人参与社会组织或社会群体的兴趣呈下降趋势,美国的社会资本也随之趋向萎缩。普特南对社会资本的理解与科尔曼是一致的,他也认为社会资本只有在人们参与社会集体活动、从社会关系中获得利益和支持时才能发生。
布迪厄对社会资本的解释也具有集体论的色彩。林南曾经指出:“布迪厄从他的阶级观点看问题,认为社会资本是主导阶级(如一个团体或网络) 的成员为了维持和再造团体的团结和保持团体的控制地位而进行的对互相确认和认知的投资。团体的成员身份是建立在清晰的排外的界限(如出身、头衔、家族) 上的。”团体论或集体论的特点是强调内部凝聚和对外联系的边界,这一点是布迪厄和科尔曼、普特南等人的共同观点。林南进一步指出:“团体的紧密性和内在的凝聚是有必要的。科尔曼当然并不假设存在这样一个社会阶级的景象,但是他也把网络的紧密性看做是社会资本的特殊优势,因为是紧密性维持并提高了普遍信任、规范、权威和制裁等。这些团结的力量保证了网络资源得以动员。”
林南认为,从集体主义立场出发研究社会资本,最明显的缺欠是强调社会资本的密集性(density) 和紧密性(closure) 。在林南看来,强调社会资本的密集性和紧密性是集体主义立场的必然产物。因为集体是有边界的,布迪厄、科尔曼和普特南等人认为,只有在集体活动或集体联系中社会资本才是有效的,这就使社会资本的发生与存在被限制于特定的界限之中。然而社会资本是通过社会网络关系发生和运行的,社会网络是开放的,网络之间的桥(bridge) 可以有效地把不同网络联系起来,这已被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 和布特(Ronald Burt) 等人的研究所证明。
(3)行动论
林南从个体行动立场出发研究社会资本,他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资本是个体为了在嵌入性资源中获取回报,通过工具行动和表达行动而在社会关系中的投资( investment) 。”(注12)虽然这个定义同布迪厄、科尔曼和普特南等人关于社会资本的界定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由于强调了个体在社会资本形成与利用中的作用,这个定义又表现了鲜明的特点,林南将之概括为“在这个观点基础上开展分析的核心是: (1) 个体怎样在社会关系中投资; (2) 个体怎样在社会关系中摄取嵌入性资源以便获取回报”。
林南从个体行为出发研究社会资本,不仅同集体主义方法有了明显区别,而且还因此同经济学发生了直接联系。自亚当·斯密起,经济学就一直从个体的理性选择行为出发来研究人们的经济活动,当然也包括对资本的投入与运营的研究。并且,林南还一向把社会资本的研究同资源、回报、效益、选择等经济学始终关注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这就使社会资本的研究同经济学发生更直接的联系。
从个体选择行为出发研究社会资本,还超越了传统社会学的理论局限。从群体、组织、阶层、阶级和社会关系等所谓社会层面上开展社会学研究,而不去研究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这是涂尔干在为社会学奠基时严格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同时也是社会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根本尺度。然而正如韦伯所指出的,这些所谓社会现象如果不同个体的社会行动联系起来,就不过是一些抽象的名词。林南从个体的选择行为出发研究社会资本,并非否认社会层面上的研究,而是试图使社会资本的研究建立在更真实、更具体的社会生活层面上。
与林南的原则和视野不同,科尔曼、普特南和布迪厄坚持在团体活动或集体关系中考察社会资本,这表现了他们对传统社会学的“社会学主义”原则的坚持。应当说,从社会层面上研究社会资本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因为既然是社会资本,就不应当置社会因素于不顾。但是问题在于,不把集体团结、群体互助、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等等同个体行为联系起来,仅仅研究这些社会现象本身,就会像社会唯名论所指责的那样,只能停留在空泛的概念推论中。
如果对社会资本开展符合其本质特征的研究,那么就应当在集体或社会关系同个体选择行为的统一中开展研究。只有这样,才不仅能够把握社会资本在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中的展开形式,而且也能抓住通过个体选择行为得以实现的实质内容。应当肯定,林南在坚持个体选择行为这个出发点的同时,也顾及了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因素的思考。换句话说,林南是在行动与结构的统一关系中研究社会资本问题。
林南把他的社会资本理论称为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这个称谓与他对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或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理解是分不开的。林南在其代表著作《社会资本》中开篇就指出:“在我看来,社会学是对社会关系中的选择行为的研究。”这就意味着,社会学视野中的选择行为是在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而社会关系也就是社会结构,所以,社会学研究社会资本问题,既要看到其中真实存在的个体理性选择行为,又要注意始终把个体的选择行为放到社会结构中考察。用林南的话来说,要坚持在结构与行动的互动关系中开展对社会资本的研究。
林南在社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源仅仅与社会网络相联系,而社会资本是从社会网络中动员了的社会资源。林南定义社会资本时强调了社会资本的先在性.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人们必须遵循其中的规则才能获得行动所需的社会资本,同时该定义也说明了人的行动的能动性,人通过有目的的行动可以获得社会资本。
对社会资本的投资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资源是投资活动的对象,社会结构(制度场域) 是投资活动的场所,个体是投资者。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将社会资本从单纯的客观对象,推进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林南对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
4、林南对于以往经典社会资本理论的阐释
首先,他比较了几种不同的社会资本理论。
林南认为,研究社会资本是为人类科学地认识自身作出的努力,不同时代和从不同立场对资本问题开展的研究是人类对社会资本认识的不同环节,后来的研究只有在重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累计性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才能推进学术前进,并且坚持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连续性。从这种建立科学知识的原则出发,林南认真考察了西方学术界对资本研究的发展历程。
在林南看来,要想建立一个清晰而科学的社会资本概念,必须首先明确资本概念的确切含义。林南十分重视马克思对资本问题的研究,在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林南指出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包含5点重要内涵: (1) 资本同商品生产与交换联系密切; (2) 资本不仅仅是商品或价值,它还包括投资过程; (3) 作为投资过程的一个结果,任何形式的资本都是增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或利润; (4) 从本质涵义上看,资本是一个社会的观念; (5) 资本是资本家从商品生产与流通中获取的,体现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
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对林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资本是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资源;其二,资本是可以带来回报的投资过程。正是接受了马克思的影响,林南把资本定义为“资本是为了获取回报而在市场中的资源投资”。可以说,对资本的这种界定是林南形成独具特点的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之一。但是,林南对马克思的资本概念不是全盘肯定的,他认为马克思的资本概念是“阶级资本”(class capital) ,而他在界定自己的资本概念时却剔除了资本的阶级属性,这说明林南不赞成从阶级关系的视角讨论资本问题。
经典的马克思古典主义资本观认为资本一方面是被资本家生产出来并被其据为己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被资本家放到市场中去期望得到回报的投资,同时又有几个核心概念与资本息息相关: 资本是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紧密相连的,也代表着资本家的投资过程,这一过程使资本增加了价值。从本质上来说,资本是一个社会概念,涉及了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循环。马克思理论对资本的理解即: 资本是资本家的生产投资所产生的,并被资本家所占有的剩余价值。这种古典理论的资本定义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还是有着很大差异的,虽然其中包含着社会活动的循环过程,但着重强调的还是其中的财富流通。
接下来林南又考查了人力资本理论。
林南主张从个体的目的行动出发研究社会资本,这首先表现在他对“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理论的讨论中。关于人力资本的深入研究和系统阐述是由舒尔茨(TheodoreW. Schultz) 和贝克(GaryS.Becker) 等经济学家作出的。人力资本理论重点论述的是劳动者如何通过接受教育和技术训练而掌握知识与技能,进而具备获取更多利益回报的能力,并且利用获取的回报或利润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林南认为,人力资本理论是对马克思的阶级资本理论的超越,是一种“新资本理论”(neo-capital theory) 。
然后,林南概括了人力资本理论同马克思阶级资本理论的主要区别:
首先,马克思的阶级资本理论以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核心,而人力资本理论则以劳动者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社会地位为核心。进一步的结论是,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是关于“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 的理论,而人力资本理论则认为资本是植根于劳动者自身的,因此它是一种人力资本(humancapital) 。更进一步的推论是,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关注的是物,表现为资本作为物力资源的客观性;而人力资本理论关注的则是人,表现为资本附着于人身上,作为人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的主观性。
其次,在马克思那里,劳动者仅仅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对象;而在人力资本理论中,劳动者是投资者,他们可以借助自己的知识与技术获取增值回报。因此,劳动者不再仅仅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具有了同资本家一样的获取回报的能力和期望。他们在商品生产和流通中不再是单纯对立的关系,可以为了对投资回报的共同追求而消解马克思所言的阶级对立关系。所以,在人力资本的论述中,资产阶级同劳动者之间的对立被淡化了。
再次,在马克思那里,劳动者不仅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且他们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活动都是一种商品,也就是说人的能力和人的活动都被物化了;在人力资本理论中则恰恰相反,劳动者被看做是有目的、有选择能力的行动者。劳动者的目的性和选择行为受利益机制刺激,他们因为意识到知识和技术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并且可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主动地追求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主动地以知识与技能为资本去开展投资活动。
最后,阶级资本理论同商品生产与交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人力资本理论则把资本的获得与投资同教育联系起来。在林南看来,这种变化是资本研究从生产与交换的宏观过程向劳动者自身能力的微观过程转向,这种转向是人力资本向阶级资本理论的两个重要挑战之一;另一个重要挑战是认为劳动者可以凭自己的人力资本而变成资本家,而这两个重要挑战都同重视教育在资本形成中的作用直接相关。在阶级资本理论中,教育是资本家控制劳动者和生产过程的工具;而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教育成为劳动者实现自己意志和利益的工具。
可见,林南认为人力资本理论改变了对资本存在的社会基础的认识,他指出:“我之所以把人力资本理论称为新资本理论,是因为它对生产与消费市场中的社会关系作了与阶级资本理论假定的基本结构根本不同的解释。”
这一观点也挑战了古典理论中资本概念的基本立场,在马克思理论关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同时,人力资本理论关注与劳动者相关的过程,认为劳动者也可以被看作投资者,至少是投资的一方,而影响劳动者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教育便成为一个主要指标,成为了个人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资本。虽然此理论并不否定古典主义的论述,但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计算嵌入到每个雇佣劳动者中的人力资本增加所带来成本的相应提高,所以这种理论造成了生产和消费市场中社会关系的另类解释,这与古典理论大相径庭,被林南称之为新资本理论。
另外,林南还指出了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资本理论,即文化资本
他将布迪厄的相关论述视为带有古典理论色彩的新古典资本理论。在林南认可的新资本理论中,还有一种保持了马克思阶级分析立场的资本理论——布迪厄(P.Bourdieu) 的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 ) 理论。布迪厄讨论的文化资本,是统治阶级通过教育向社会灌输的价值规范和象征意义,是体现了社会统治集团的意志和价值追求的系统,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社会成员进行的一种投资活动,其资本回报是权力地位的稳定。
虽然文化资本的实现途径也是教育,并且灌输的对象也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成员,但是因为它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反映了统治阶级对社会的控制,因此它的内容虽然同人力资本有相似之处,但是,布迪厄关于文化资本的分析原则却是同阶级资本理论一致的,都是一种阶级分析的视角。
文化资本理论也是社会资本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这不仅因为在布迪厄那里文化资本同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都是资本的不同表现形式,三者可以相互转化,并且,文化资本的这种解释也影响到林南、科尔曼(J . S. Coleman) 和普特南(R. D.Putnam) 等人对社会资本的界定。他们都承认价值、规范和意义是社会资本的构成内容,就此而言,他们的社会资本理论都接受了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直接影响。
暂且不论关于社会资本概念界定的分歧,在一般意义上,林南关于社会资本的这个定义表达了他同科尔曼、普特南和布迪厄等人的共识:“社会资本是嵌入社会网络关系中的可以带来回报的资源投资。”联系林南等人的其他论述,这个定义表示出了三个基本含义:其一,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网或社会关系之中,不能离开社会关系谈论社会资本;其二,社会资本是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仅包含货币、财产等物质资本,而且也包含声望、信任、规范等文化资本以及蕴含在个人身体之中的知识与技术等人力资本;其三,社会资本不仅是嵌入在社会关系中的资源,而且也是人们为了获取各种效益的投资活动。
在解释了以上几种资本理论之后,林南提出了本书分析的重点———社会资本理论。
林南关于社会资本的界定,是在考察、分析和概括马克思以来的阶级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等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他汲取了这些资本理论中他认为合理的因素。应当肯定,林南在资本理论的演化史中总结和概括的社会资本理论具有真实的根据。事实上,阶级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过是资本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的共同本质是可以带来回报的资源投资。马克思、舒尔茨、贝克、布迪厄、科尔曼和普特南等人不过是从不同层面或不同角度看到了可以带来回报的不同形式的资本,这些资本在投资过程中的作用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逐渐突显出来的。
这种资本理论强调个人行动与结构位置在资本化过程中的互动,在没有排除更大的宏观层次或结构在资本化过程中影响的同时,行动或选择已成为这种资本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且约束下的互动或选择行动解释了资本化的过程,是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内容。
概而言之,阶级资本理论对应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对应于新技术革命时期,而社会资本理论则对应于后工业社会充分发展时期。在对不同形态的资本理论的历史考察中可以发现,布迪厄、科尔曼、普特南和林南等人建立的社会资本理论,不仅有其对资本问题认识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的逻辑根据,而且也有其资本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发展或展开的现实基础。尤其应当看到,社会资本理论是在阶级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等资本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它承续了200 年来经济学和社会学对资本问题的丰富思考。
5、林南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假设和命题
其后,林南便开始了对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他将社会资本定义为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林南将个人可获取和使用的资源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但他强调只有嵌入在社会关系而不是个人的资源可以被称为社会资本,并且用较大的篇幅分析了此定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嵌入在社会结构中以及行动
林南(NanLin)通过对社会网的研究,提出社会资源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所谓资源,在林南看来,就是:在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经过某些程序而被群体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占有会增加占有者的生存机遇。
他把资源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指个人拥有的财富、器具、自然禀赋、体魄、知识、地位等可以为个人支配的资源;社会资源指那些嵌人于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如权力、财富、声望等,这种资源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必须与他人发生交往才能获得。社会资源的利用是个人实现其目标的有效途径,个人资源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
资源是被共识或影响赋予不同的价值,且如果有机会,所有行动者都会维持和获取有价值资源,促进自我利益。等级制与社会位置是资源的宏观结构,社会资本中的资源必须嵌入在这些社会结构之中,维持资源的表达性行动和获取资源的目的性行动则是行动基础。这样看来,社会资本的三个组成部分被连接起来,林南的社会资本概念由此形成。
在资源、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三个基点之上,林南提出了4 个理论假设(postulate) :
(1) 结构假设(thestructural postulate) 。有价值的资源嵌入存在于由地位、权威、规则和职业(代理人) 构成的社会结构之中;社会结构通常形成了层级性的金字塔,价值资源的分布、地位数量和权威水平、职业容量也呈金字塔状存在。
(2) 互动假设(theinteraction postulate) 。互动一般发生在资源和生活方式上具有相似或相近特点的行动者之间,即相似性原则。资源相似性越大,在互动中需要作出的努力越小。
(3) 网络假设(the network postulate) 。在社会网络中,直接或间接的互动者带来了资源的变化形态。一些资源属于行动者个人,是个人拥有的资源或人力资本,但是这些资源大部分嵌入于同其他行动者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之中,或嵌入于某个行动者的职位及其相互联系之中。
(4) 行动假设(the action postulate) 。在社会行动中,行动者受维持和获取资源的目的驱动,即社会资本的投资行动是一种目的行动。维持资源的行动可以称为表达行动(expressive action) ,获得资源的行动可以称为工具行动(instrumental action) 。维持资源是行动的初级动机,因此,表达行动是行动的初级形式。
在这4 个假设基础上,林南又提出了7 个命题(proposition)
  (1)社会资本命题(the social capital proposition) :成功的行动在于积极地联结社会资本。
        (2) 地位力量命题( the strength of positionproposition) :出身地位越好,越有利于行动者获取或利用更好的社会资本。
        (3) 强关系力量命题(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proposition) :关系越强,社会资本越可能积极地影响表达行动的成功。
        (4) 弱关系力量命题(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proposition) :关系越弱,行动者越有可能为了开展工具行动而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本。
        (5) 位置力量命题( the strength of locationproposition) :个体离社会网络中的桥越近,他们越容易为开展工具性行动而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本。
        (6) 位置对地位的依赖性命题(thelocation byposition proposition) :对于工具行动来说,靠近一个桥的位置的力量依据不同桥的资源而定。
        (7 ) 结构的不确定性命题( the structuralcontingencyproposition) :对于那些处于层级结构顶部或者底部的行动者来说,网络化(关系和场所)的效果受到层级结构的限制。
这七个命题的论述显示了结构对个体行动的构造,特别是在靠近等级制结构的顶端或底部更明显。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构造性还体现为“社会结构使每个人可以获取和使用不必为个人所拥有的资源”。
同时作者指出,这些假设与命题在本质上关系性的,在等级制结构内是相互联系的,研究的是行动者的行为,便需要微观层次的分析,它的发展建立在理论和经验研究基础之上,这一理论能够弥合宏观与微观间的鸿沟。
6、社会资本理论视野下的社会是如何构建的
在《社会资本》的第一部分中,林南提出的理论与假设都是结构约束下的行为和互动,即社会结构存在且不发生剧烈变动的情况下,个体是如何行动的。比如个体会采取的表达性和目的性行动以维持和获取资源,或者通过网络结构中的地位和位置的相对关系来调整行为等等,无不体现了结构对行动的制约和影响。
接下来,在此书第二部分概念的扩展里,林南提出了另一种建构即互动对于结构的构建。其中,理性选择原则成为一个关键词,损失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是互动的前提和基础,这样行动形成的局部均衡是双方都接受对方不损失的结构,即对彼此资源所有权的相互认可。
在这种前提下,林南又对互动原则提出了以下几个命题:
1. 行动的第一原则是使资源损失最小化。
2. 行动的第二原则是使资源收益最大化。
3. 遵循行动的最小化原则的互动,是为了寻求对资源权利的认可。
4. 社会资本的积累速度比人力资本要快得多,前者呈指数速度增长,而后者仅仅是算术速度增长。
5. 当首要群体之外的互动试图获得资源时,它们更多被用来获取社会资本而不是人力资本。
这些假设和命题其实是林南多年来对社会资本开展长期经验研究的理论概括,是林南社会资本理论最基本的观点。在他的代表作《社会资本》中,林南不仅充分论述了这些假设与命题,而且以这些假设与命题为基础开拓了一个从微观到宏观、深入而广阔的理论视野。
在以上一个或几个命题的相互作用下,互动得以形成。由于互动必然是一个带来行动一方获利,另一方利益的损失或持平的过程。而且,一旦行动者之间形成稳定的互动关系,要想将这种关系确立和维持的话,就需要在集体中采用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用以约束和规范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和对共享资源的获取,也为集体成员确立了有差别的义务和报酬。
在一个由互动行为者组成的集体中,为了使义务与报酬在忠诚和绩效方面与原始的义务与报酬协调一致,防止结构的分裂和分割和搭便车者的存在,作者总结了集体可采用的三种约束行动者的策略: 通过教育内化集体的义务和报酬标准、参与大众运动促进行动者对共享资源的认同以及发展和实施强迫性顺从的规则等来促进或约束成员的行动。
再者,由于认可和获利是互动的原则,那么林南便用马克斯·韦伯经典理论中的财富、权力和声望三要素来指代获利内容,即在互动过程中,一方得到具体的金钱财富等实物回报,这与另一方获得的名声和权力等回报一同构成了工具性行动的三种基本回报。为了稳定获取财富和权力等资源并显示互惠性,一方在不断获得实物资源的同时,与之互动的另一方便能得到对方给予自己更高地位和声望的认可。
同时,作为交换基础的理性选择也一直贯穿互动始终,行动者对交换中的交易收益和成本进行计算的交易理性和对关系收益和成本进行计算的关系理性彼此交织作用,或中断或维持了各种类型和方式的互动过程,财富、价值的获取,认可、恩惠的实现使互动例行化,社会关系也由此在互动行为中被构建起来,从而,作者认为: “行动导致了位置、权威、规则和代理关系不断复杂的社会结构的生成”。
7、个人行动与社会结构:实践中的“双向建构”
传统的结构主义认为,结构是一种决定表象的隐藏实在,结构决定并限制个人行为。个人的行为是社会系统和结构的产物。行动理论强调个体如何通过自身的行动构造周围世界;要想解决行动与结构的对立就必须解决结构属性和主体性的发生学根源和再生产条件。
“客观化的客观化”是布迪厄为克服结构主义倾向而提出的一种操作方法。“问题是如何才能摆脱结构实在论的束缚。和行动者的直接体验切断了任何联系,作为一种建构客观关系的重要契机的客观主义,由于将这些关系视为一种早已建构于个人与集体历史之外的客观实在来加以把握,所以它在进行实体化操作时必然会陷入结构实在论的陷阱。”[布厄迪认为,应将行动者的直接体验也同样看作是社会事实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关于结构,林南强调社会结构主要由位置、权威、规则和代理人这四要素组成, 它们共同界定了社会的宏观结构:一个为维持集体资源,并且/或者获得一种或多种有价值资源的协调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呈金字塔状的等级制结构体系, 越高的位置意味着越大的权威以及对规则更大的主导力量。
关于行动,林南则指出行动趋向与位置具有关联性。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者是互相强化的, 结构给予其位置代理人资源回报及规则解释权, 代理人中各方面经验的差异则可能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在社会行动中,对于处于任何位置上的代理人, 行动者受维持和获取资源的目的驱动,需要通过互动维持与获取社会资本。
这样的互动可分为同质/异质性互动两种, 同质性互动多与表达性行动相连,是最常见也是维持社会资源所必须的行动;异质性行动则多与工具性行动相连,要求参与双方付出更多的努力,低位行动者可以通过异质性行动获取社会资本,而高位行动者则可收获声望之类的资本利益。
林南认为“因果分析上不可能理出行动和结构在获取社会资本时哪个比较重要”。他指出,“一个全面的社会资本理论必须抓住某些中层结构和过程作为中介的行动与结构的双向过程”。他在布迪厄“场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观层面概念的“制度场域”( Instit utional Field , LinNan , 1994b. ) 。“在制度场域中,行动者(本文作者注:行动者含个体、网络和组织) 认可、体现和共享着仪式与行为,受到社会制度的约束和激励”;即在制度场域中行动与结构是互动的,“互相强化与维持”。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制度资本是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互动的结果之一。
林南研究认为“当资源在市场中被投资以产生期待的回报时,他们就变成了社会资本”,“使用社会资本的一个含义是,假定互惠或补偿的义务存在”。即社会资本是一种投资(行动) ,回报体现为财富、权力和声望等(社会结构) 。他指出,“社会资本———作为在市场中期望得到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可以定义为: 在目的性行动(Purposive Action) 中被获取的/ 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林南以此构建了其社会资本理论模型。如图:
当代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广松涉( Hirom2at suWataru ,1983) 的“物象化理论”将此归结为“人与人的关系以物的关系、性质、形态的形式所体现出来的事态”,广松涉的理论实质上指出“这种关系存在说到底也就是人的实践关系”,这从另一层面佐证了林南的观点。
林南认为“行动影响着结构,同时结构也影响着行动”,其缘由就是理性选择行为———实践中的“双向建构”。林南通过研究发现理性选择行为对社会结构的主动性,同时也看到了社会结构对行为的构造性。亦即“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者是互相强化的:结构对支持与承认他的资源价值的个体行动者进行回报;个体行动者为了获得结构中的地位或更好的位置,尽力地承认与增进结构的资源”。
林南的“行动假设”(Action Post ulate) 说明,行动者(个体或集体) 的行动动机是“保护既有的有价值资源和获得额外的资源”,前者属于表达性行动( Expressive Action) ,后者属于工具性行动( Inst ru2mental Action) 。表达性行动要求得到他人的情感与支持,期待他人的同情和共鸣,从而同意和分享自我对他们的资源的要求(认可) ;工具性行动的目的是获利(增加资源) , 需要引起他人的行动与反应。上述行动产生了行动者(个体或集体) 间的认可与获利等互惠交换,为了确保稳定地获得社会资本和现实互惠性“互动被例行化了———也即社会关系形成了”。这就是行动对结构生成的作用。
8、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
社会网络是微观—宏观连接的核心,宏观理论与微观分析相脱节是社会学方法论领域的二元对立之一。为了弥合宏观与微观的鸿沟,墨顿( R. K.Merton) 建议社会学家应建设“中层理论”。布朗( Thomas Ford Brown) 和特纳(Jonathan H. Turner) 将社会资本的分析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布朗指出:“几个层面的分析并不互相排斥,它们互相作用,根据讨论问题的不同而各有侧重。”布朗在系统论视野下研究社会资本,为宏观与微观的二元对立消失做出了一定的理论贡献。
林南以资源、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为核心,提出了其社会资本理论命题和假设,开始了宏观与微观的跨越。林南认为,“这两个过程———从微观到宏观,从宏观到微观———不应该视为孤立的或单向的过程”。他进一步指出“, 我认为这些特征将社会资本置于弥合宏观—微观的鸿沟与发展社会学的独特位置”。
在微观层面,林南探讨了理性选择行为对宏观的社会结构的作用。理性选择的原则是损失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且前者比后者更重要。[作为个体行动动机,这与社会资源相联系,因为社会资本的理论背景是等级制结构。在等级制结构中,“各种有价值资源不均匀分布”,有限的资源或相对稀缺的资源就面临着激烈的争夺,这就需要建立一定的秩序。这里的“秩序”就指社会网络。当社会网络建立起来也就实现了结构化。
林南指出“社会网络代表着正式性较弱的社会结构”,因为它只是“局部均衡”,而“社会资本理论是通过社会网络来解释行动者与组织之间的连接”,也就是说社会网络为微观的个体行动和宏观的社会结构架起了一座桥梁。社会网络不仅存在于等级制组织之中,而且存在于个体行动者的互动关系中。社会网络增强了结构的内聚性,“提供了填充与联结社会中所必然存在的断裂的活力”。所以林南先生总结指出:“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是微观—宏观连接的核心。”在宏观的社会结构层面林南重点讨论了电子网络(Cybernetworks) 和地球村( Global Village) ,已远远超出了国家、地区的概念,将社会资本拓展到更广阔的宏观层面进行证明。
林南从个体理性选择行动的微观层面出发研究社会资本,推进到组织、社会网络、制度场域等中观层面,进而提出了“超越时空的社会资本”,着眼研究电子网络和地球村等宏观结构。社会网络将宏观与微观连接成一个系统。
9、制度场域的同构作用:个体论与整体论
林南关于制度场(institutional field) 的讨论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制度场是林南把社会资本放到一个开放的社会网络关系中考察而形成的一个新概念,他这样解释制度场:“当组织和个体受到一组相似的制度支配时,可以称之为存在于某个制度场之中。在制度场中,行动者(包括个体、网络和组织) 认可、支持、参与由社会制度指令的仪式与行为, 按照社会制度的指令接受约束与动员。”行动者和社会制度在这里都是复数,也就是说,一方面,不同的行动者及行动者的不同行为要素因为受制度的制约作用而开展了共同的行为;另一方面,制约行动者的制度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共同作用结成了一个作用场。可见,林南在这里突出强调了制度场的共性。在此基础上,他还讨论了制度场作为一种作用场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并且可以用自己的特殊规则界定社会并使之结构化。
制度场概念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无论是经济学、政治学还是社会学,对制度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各学科在讨论制度的作用时,或者笼统地讨论制度的一般性,或者仅仅局限于个别具体制度,在十分有限的层面上开展研究。前者过于抽象,后者则过于琐碎。制度场概念为人们在一个中观层面上开展制度研究指明了道路。具体说,从制度场概念来看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人们打破了抽象与狭隘的局限,可以在同类制度的联系中考察制度的地位与作用。
个体论与整体论的对立是二元对立的核心命题,其实质是围绕整体和个体的相互关系展开的。个体主义强调从个体层次上去描述和分析社会生活,认为所有的社会现象都可比照有关个体行为的规律和理论加以描述、分析和解释。而整体论认为个体不仅不能说明和解释整体,而且它自身还必须通过整体得到说明和解释。
吉登斯以结构二重性为核心提出了结构化理论(St ruct urationTheory) , 布迪厄提出了“场域”、“权力场域”、“惯习”理论,都试图化解个体与整体的二元对立。布迪厄用“主观主义”这个词指所有集中于关注个体或主体之间的意识与互动的知识形式,用“客观主义”这个词指所有集中关注人类行为的统计学规律性的知识形式。布迪厄认为对立的双方都提供了对社会生活的重要见解,如果孤立起来思考就依然是片面的。
布迪厄提出的“存在的就是关系的”,并用关系性的“场域”和“惯习”取代了本体化了的社会和个体。布厄迪提出的“关系性思维方式”对于破解个体与整体“二元对立”指出了一个突破口。他认为“, 与由内容的类似性所促发的简单的关联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性思维方式将不同社会间的比较,或者同一社会内部‘表面上异质’的子系统间的比较转变成一种具有生产性的事物,即赋予其普遍化能力”。“普遍化能力”就是对“对立”的超越。
林南在吸收布迪厄和吉登斯的思想后, 指出“社会资本的概念在本质上是关系性的”,即他反对整体论或个体论在本体论上的先在性,主张关系的首要性。在林南看来,社会中真正现实存在的一定是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存在需要制度来维持“, 最为重要的是,制度维持着个体和整体的认同,关系网络充当着制度转型的媒介”。“当组织与个体服从同一制度时,它们就处在一个制度场域之中。在制度场域之内,行动者(包括个体、网络和组织) 认可、体现和共享着仪式与行为,受到社会制度所施加的约束与激励”。也即社会资本是一种制度化的网络关系,要通过制度性的关系来加强。为此产生了制度化组织———“它的目的或使命是对个体(行动者) 进行训练与灌输,使之具有符合现行制度的仪式与行为的价值和技能”。如学校教育、高尔夫俱乐部会员资格等。可见在制度场域中,组织、网络和个体存在价值上的一致性,图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社会诸关系成立于各种社会条件与各种社会位置之间,而这些关系体系比维系主体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可见,在制度场域中,个体和整体已被解构,个体与整体的二元对立已被打破;制度化组织与社会网络成为社会的基础结构[8 ]193 ,代表个体的行动者和代表整体的组织成为制度场域的构建对象。林南曾描述了一个稳定、正在运作的制度场域,如图示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以广阔的理论视野论述了社会资本概念和特征,同时突破了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困境,为社会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成为一个新的解释范式。
10、资本流
与制度场的论述相关,林南还讨论了资本流(capital flow) 问题。资本流概念形象地揭示了社会资本的动态性,其基本含义是,因为社会资本存在于具有各种差异的社会位置、层级结构或不同的组织机构及各种制度关系之中,所以社会资本在形式、存量和能量等方面都是有差别的,它会因为行动者、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变迁或流动。
应当说,资本流是林南从个体行动和社会结构的差异性讨论中得出的一个概念。林南曾经论及个体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本的程度与其人力资本状况是直接相联系的,并且个体的社会行动又是在层级结构中展开的,不同社会位置和不同社会层级上的资源或社会资本是不平等的,加上制度变迁和组织环境变化等等因素,都必然使社会资本处于变化流动的状态。在流动变化中考察社会资本的意义在于,作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体和组织可以利用社会资本的流动性,发挥人们对社会资本的建构和选择作用,获得新的或更多的社会资本,推进自己的积极流动。
社会资本的流动必然要引起个体与组织的地位、声望和利益的变迁,社会制度也会在这种变迁中发生变化。于是,宏观层面的社会变化也将随之发生。在宏观层面上,林南重点讨论的是电脑网络(cybernetworks) 、地球村(global village) 与社会资本问题
现代社会一种新型社会资本的产生和兴起,即电子网络,并将之称为“社会资本的革命性上升时代”。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社会资本不仅没有在现代社会中式微,反而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发挥出它的威力,增强着它的影响。林南用《社会资本》这一本书的篇幅向我们展示了有关社会资本的理论,从古典的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到林南提出的社会资本的理论假设和命题等,从宏观的社会网络结构影响着资本流通和行为互动到微观的行动者双方采取理性选择机制交易财富名望等资源而构建出社会制度。
在普特南提出美国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下降导致社会资本下降的观点以后,很多学者把这种现象同电脑网络的作用联系起来,认为网络联系是使人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进而导致美国社会资本下降的原因之一。林南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电脑网络不是抑制了社会资本,而是在新的层面上为社会资本拓展了更大的空间。并且,电脑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展现在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各个方面,特别是它引起了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全球共振效应,人类社会的整体联系更为紧密,地球村的现象不可否认地迅速展现,这是社会资本在更广阔空间上展开的明证,也是人类社会在宏观层面上的崭新变化。
11、有关社会资本的引申思考———社会转型
林南通过对等级制结构中社会资本的论述更引申出资本理论对社会的转型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作者认为一方面个人可以利用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或者加工使用嵌入于结构中的资源而获取社会资本等手段来提高自己在结构桥梁中所处的位置,另一方面在制度的影响下,流通于网络媒介中的社会资本可以作为社会转型的关键因素,结合社会网络有关理论和相关实例,作者用美国的女性研究说明了始于社会网络运作的内生性转型过程以及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来解释直截了当的通过社会运动达到制度转型的目的,作者在本章结尾指出,社会转型过程建立是在制度与网络这两个社会基本组成部分基础之上的,正是这两个部分为社会资本的流动提供了基本规则,它的分析框架结合了相关社会资本理论——个社会中的工具性互动与表达性互动的频率与强度比,决定着社会的稳定与变迁。这些内容为我们理解社会力量如何为交易提供基础、为社会保持稳定绘制了理论图式。

来自群组: ucinet长沙学习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社会网络分析论坛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orum ( 88876751 )

GMT+8, 2025-1-22 23:42 , Processed in 0.1730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nachina.com X3.3

© 2001-2017 snachina.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